24 红旗公社-《重生之求索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第一个月,也就是1966年9月,姚青每天只是默默地行走,观察,记忆。遇到事情,他就站在一边,观察事件发生,发展,解决。从不多言。姚青观察对象以学龄前儿童为主。周一到周六,姚青散步时出现在街上的儿童显然都是学龄前儿童。这些人是他今后发生冲突的主体。他不可能去同成人发生冲突,因为,那不叫冲突,叫找死。

    其次,公社政府门卫和派出所工作人员是姚青观察的次要目标。这些人是今后出现意外的求助对象,是后援。

    再次,经常在街上遇到的闲散人员也是姚青的观察目标,尤其是闲散的少年、青年。这些人是不可控制的元素,他们行为的随意性和不可控制性是最危险的因素。姚青不厌其烦地观察他们的出没规律、场所、特性,评估他们的危险系数。姚青现在看人基本过目不忘,短期记忆能力极强。反复出现的重点人物行动轨迹,很快就在他的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。

    第二个月,1966年10月,姚青感觉信心依然不足,所以他想办法去认识几位求助对象。

    10月5日,姚青在公社大院门口遇到红旗公社副社长王建峰。

    “王伯伯好。”姚青主动招呼。

    “小朋友好,”王建峰犹豫地缓下脚步,虽然他的印象中完全没有姚青的记忆。但这个衣着整洁,举止大方的小孩明显不是一般的农村小孩。

    “上次在县委宣传部,我爸和董伯伯说起王伯伯是全县农业劳动模范,好了不起唷。”姚青一脸崇拜的样子。

    “过奖,过奖。”王建峰受宠若惊,脑瓜急转,“县委宣传部?是董维董干事吧,你爸爸是?”

    “我爸爸叫姚华。”

    “原来你是姚才子姚干事的儿子,”王建峰哈哈大笑,他是主管宣传教育的副主任,显然对宣传部干部都比较了解。“小姚啊,对不起,我太官僚了,你爸来了我都不知道?”

    “我爸爸可没来红旗公社,是我住在这。”

    “姚才子好像不是红旗的人吧?”
    第(2/3)页